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

六上 2-4 噪音防制

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─噪音 造音?!


氣動錘聲,噪音


沒隔音牆!台鐵高架飆86分貝 住戶怒:吵死人


64. 馬路上的噪音


製「噪」糾紛 裝震樓神器反擊挨告


這不是畫!是吸音板!


噪音分級圖

















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

六上 2-3 樂器原理

魔音杯


管風琴的科學


亞洲最大! 衛武營1.2億管風琴首度開放


世界上第一架鋼琴是怎麽來的?


管風琴動畫


鋼琴發出聲響的原理


小號及管樂吹奏原理





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

五上、五下-生物五界說

 



生物學家根據生物的型態、構造、生理、遺傳及生態等特徵,將它們分門別類,可分為界、門、綱、目、科、屬、種等七個階層,界為最高的階層,而種為最低的階層。

階層愈高,包含的生物種類愈多;

而較低的階層包含的種類就較少,但彼此的構造特徵卻愈相似。

 

目前生物在分類學上可分為:動物界、植物界、真菌界、原生生物界及原核生物界等五界。

生物種類
一、動物界

生物學家根據個體結構特徵將動物界分為三十幾個大小不一的門,較常見的有:

  • 脊索動物門:脊索動物以脊椎動物為最主要。依其出現的時間順序,可分為魚類、兩生類、爬蟲類、鳥類及哺乳類。
  • 軟體動物門:如蝸牛、蛤和烏賊等,牠們的身體兩側對稱,柔軟而不分節。
  • 環節動物門:如海蟲、蚯蚓、蛭等;兩側對稱、身體柔軟、細長且分節,每節外形都很相似,體表具有剛毛,多為蠕動爬行。
  • 節肢動物門:如蜘蛛、昆蟲、蝦、蟹等,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的一門,分佈於水、陸、空。牠們具有發達的腦,身體分節且各節不同型,並有分節的附肢及堅硬的外骨骼。

二、植物界

植物界的成員是一群多細胞的真核生物,具有細胞壁。

  • 大多數都含有葉綠體,可吸收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,製造養分。
  • 依演化的先後,可分為蘚苔植物、蕨類植物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。

三、真菌界
  • 真菌界的細胞同樣具有細胞壁,但卻沒有葉綠體,因此不能行光合作用,而是以腐生或寄生方式生活。
  • 菌類大多為多細胞,其個體由菌絲構成,菌絲會侵入寄主或附著物內,分泌酵素,使食物分解為小分子後,再行吸收。
  • 真菌可進行無性生殖及有性生殖。

四、原生生物界
原生生物是由原核生物演化來的,是真核生物中最原始的一群,大部分為單細胞,少數為多細胞。依其獲得營養的方式可分為三類:
  • 類似植物的藻類,含有葉綠體,可行光合作用,自行製造養分。
  • 類似菌類的原生菌類,可分泌酵素,以分解外界的食物為小分子而吸收。
  • 類似動物的原生動物類,從外界攝取食物,進行體內消化,以獲得養分。

五、原核生物界
  • 原核生物是地球上最早、最原始的生物,包括細菌和藍綠藻。
  • 原核生物的細胞除了細胞膜外,沒有其他由膜圍住的特殊構造,細胞內的遺傳物質也沒有核膜包圍。
  • 藍綠藻的細胞內除了含有葉綠素外,尚有藻藍素和藻紅素,多呈藍綠色,可行光合作用。
  • 細菌很微小,由外形可以區分為球菌、桿菌和螺旋菌三類。









五上 2-3 蕈類(菌物界-真菌)

30張「真菌神秘世界」照片 

2020年02月24日
  菇類非常奇妙,它不屬於植物,也不是動物,而是一種真菌。我們都在超商中看到過新鮮的菇類,甚至餐桌上也經常有它們的身影。但攝影師們在野外拍攝到的真菌,跟我們熟悉的樣子有很大的差別。快來走進神秘的真菌世界,感受造物主的神奇吧~
▼馬勃。
 ▼螢光小菇。
 ▼紅蓋小皮傘。
 ▼網蓋紅褶傘。
▼長裙竹蓀。
 ▼褶菌。
 ▼紫水晶蘑。
 ▼多毛小號菇。
 ▼紅籠頭菌。
 ▼瓷菌。
 ▼杯蘑。
 ▼環柄菇。
 ▼勒氏菌。
 ▼紅齒菌。
 ▼杏黃膠孔菌。
 ▼隆紋黑蛋巢菌。
 ▼雞髀菇。
 ▼蘑菇與蝸牛。
 ▼小地星。
 ▼紅星頭菌。
 ▼羊肚菌。
 ▼馬勃。
 ▼粘銹耳。
 ▼小金菇。
 ▼地星狀裂杯菌。
 ▼小菇。
 ▼毒蠅蕈。
 ▼杯蘑。
 ▼紫水晶蘑。
 ▼螢光小菇。

五上 1-1 植物的水的輸送

 植物吸水實驗

蒸散作用

吸水植物
整株變色的情形


根的縱切面


根的橫切面


莖的縱切面


莖的橫切面


葉子的正面


葉子的反面














五上 2-2 植物的繁殖-蕨類植物有孢子

鹿角蕨



兔腳蕨
「兔腳蕨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


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

一年級-清潔衛生

Morning Wash and Rinse Song 


Wash Your Face


洗手搓搓7字訣


行政院衛生署 巧虎洗手歌














各種星座適合閱讀的讀書方法

 PS:參考自臉書,原出處已遺失。